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文化 > 嘉大人物 > 正文

吴建一:大爱无形

2010-11-04 15:52:37 通讯员:邵燕  点击: 字号:TT

  一个女教师的美丽心世界

  吴建一,女,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学校首届“陈省身奖教师奖”获得者。

  要采访吴建一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她太忙了:任教两门课,还兼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毕业论文指导,考研辅导,课题负责人……我很好奇,一个人怎么会有如此旺盛的精力?她不累,不烦,不倦吗?

  终于,在有机化学教研室见到了吴老师。当她从十多个学生的重围中抬起头,微笑地望向我时,我所有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而此后短短十多分钟的交流,让一个词无数次跃入脑海:大爱无形。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

  “我有什么好写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这是吴建一老师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27年的教书生涯,在吴老师眼里再平常、再普通不过了,“我和所有的老师一样做着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一切。”可是翻开吴老师的履历表,赫然映入视线的是这样一些内容:一直从事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担任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精细有机合成》三门课程的主讲教学任务;学生打分每年均在90分以上;担任的有机化学课程连续二次被评为校教学优秀奖,有机化学课程评为校级优秀课程,2006年度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2004,2006二年指导化工系学生参加省大学生实验技能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连续三年获优秀指导教师;指导2004级化工系学生2006年省科技厅新苗人才科技项目一项,已在此课题基础上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指导两组南湖学院化工系学生申请一项省新苗人才项目;指导学生学生发表论文十余篇;担任《有机化学》考研辅导,连续三届考研学生的《有机化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2005届该课程的考研平均成绩达到了126分;主持省级课题多项,其中2004年省科技厅项目《恶草酮清洁工艺研究》已通过省级鉴定和验收,并在嘉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试成功,每年减少136吨左右的甲苯排放污染,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清洁合成;仅2006年就完成横向课题2项引进科研经费10万,纵向课题18.8万;近二年共发表论文十六篇,十一篇为一级并被SCI或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七项,三项发明专利已授权……

  这就是一个“普通教师”的不普通的履历!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履历,吴老师很淡然,似乎这是在叙述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人!她的人生之河,不会因为付出、辛苦而漩涡重重,也不会因为成绩、荣誉而浪花涟涟。在她眼里,教师认真教书、努力科研就像工人做工,农民种田一样,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钦佩吴老师的淡然,更赞赏她淡然背后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朴实理解。人们常说,平凡孕育伟大,在吴建一老师身上,我见证了这一点。

  “学生给我的多过我给他们的”

  化工班的陈同学,入学初学习没有目标,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困扰着他。一次偶然,他进了吴建一老师的实验室,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此大学最后两年的学习生活彻底改变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做实验从“体验”到“积极参与”。学习,对他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一种享受。2005年,他决定考研。最终,他以总分365分(其中,有机化学139分)的好成绩顺利考取了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要是早点遇见吴老师就好了!”这是许多像陈同学一样“受惠”于吴老师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慨。

  在吴建一老师的词典中,教育的定义就是一种爱的付出。她常常说“教育者应该把每一个受教育者当作自己爱的对象,至少要在最大程度上去关爱他们;教育者不仅在心态上更重要是在育人行为当中把受教育者当作爱的对象,即使是差生也不该成为教育者施爱的‘边缘体’。”于是学生就成自己的孩子,班里一个女学生生病开刀后,考虑到正是炎热的夏天,学校的住宿条件对恢复不利,吴老师将这位学生接到家,住了二十多天,每天陪她换药,直至康复;班里特困生离校回家,吴老师也放心不下,担心他们钱不够,赶到学校,给他们每人一百元钱,又打的送到火车站;班上一位学生父亲过世早,进校没几天,母亲又生病离开了人世,他成了孤儿,吴老师十分关心他,不仅帮助他联系勤工俭学,还帮他交了三年的住宿费;任教班级的学生英语四级过不了,吴老师也着急,帮助制定学习计划,还联系学生一对一补课……

  “是我幸福!” 当我感叹做吴老师的学生太幸福了时,吴老师十分认真地纠正到:“我只是举手之劳,可他们却一直记得我。毕业多年了,还像孩子似的大事、小事都要和我说,有空了就专门来看我,我不是很幸福,很赚啊!还有个学生工作一些年后想到韩国去读研究生,他妈妈专门给我来电话说要听听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因为儿子很听班主任的话,只要我认为去国外深造有前途,他们就同意让儿子去。你瞧,我多受重视!学生给我的多过我给他们的,是我受惠了。”

  这个有着独特幸福观的老师就这样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

  幸亏当年作出了“傻瓜”选择

  1992年,在湖州师院(当时为湖州师专)工作了十多年的吴建一老师调回故乡嘉兴。家人、朋友都建议吴老师借此机会离开教育系统,在他们眼里,做老师太辛苦,也很清贫。家人帮她联系了成立不久的嘉兴商检局,对于吴老师这样的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很中意,也很缺,给了一句话:只要本人愿意,我们要。“我真的有点动心了,”说起十多年前面临的那次选择,吴老师笑了:“我想了三天,辗转反彻,最后还是选了老行当。朋友都说我是傻瓜,不然今天就是公务员了。”“你后悔过吗?”我的问题引来了吴老师爽朗的笑声:“怎么会!我最了解我自己了,我只适合站讲台,一上课就劲头十足。再说别人根本不知道,教书有多开心。”

  看着满脸洋溢着快乐的吴老师,我在心底里感谢上天,幸亏当年让吴老师作出了“傻瓜”选择,不然今天我们岂不少了一个好老师!

   “他一生坚守自己的信仰,所以他一生有爱;他一生有爱,所以他一生喷涌”。这是刊于《穆青传》卷首的一句话,在告别吴建一老师的时候,它强烈地冲出我的记忆库。一个教师,用深沉的爱守望着三尺讲台,这种爱,于无形中,幻化出最深邃的光芒,指引着年轻人的人生。

(作者: 邵燕)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