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嘉大 > 正文

浙江新闻客户端: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听嘉兴学院教授讲端午那些事

2019-06-10 16:22:54 通讯员:王苏婷  点击: 字号:TT

 

 

 

提到端午节,江浙一带的老百姓首先会想到吃粽子、划龙舟这些风俗。但在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教授李瑞明看来,端午节的节日意义不仅仅在这一层。

近日,李瑞明教授在一堂名为《端午节日的三个维度》的课上,与嘉兴学院大一中国语言文学类183班的30位学生分享了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

李瑞明把端午节日的意义所在,从时间概念、生活概念、生活方式概念三方面进行概括,分别用“节令”、“节日”、“风俗”三个词语来解释端午节日的三个维度。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他讲每一层意义的时候都会引用不少资料文献。

 

 

“到了端午,日照时间变长,万物生长,咱们梁林校区的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对,就是蚊子多了起来。”……通过这样幽默诙谐的方式,李瑞明逐渐把端午节日的意义概括为是一种去病禳灾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年复一年积累下来的共同经验;是一种文化创作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共同价值观。

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会给学生带来哪些思维火花呢?

学生杨溪来自云南,初来嘉兴一年不到,她对嘉兴的风俗十分好奇。“我觉得这堂课很有意思,李老师课堂上引用了不少记录嘉兴地区端午节的文献,让我对嘉兴端午节的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杨溪兴奋地说。

同班的毛洁表示,以往参与端午节,就是跟着长辈吃粽子,挂艾叶,看龙舟。如今听了李老师的这堂课,她对端午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节日气氛,而是会更多地会去思考风俗习惯背后那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价值的认同。

 

 

“以往讲人文类课程比较多,但把风俗习惯与思政教育结合来讲,还是第一次尝试。”李瑞明认为,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益处很多。

过端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长久以来端午民俗习惯的传承和演变正是“生生之德”的体现,它告诉人们生命是珍贵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教师把端午节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参与节日的过程中,再加一层思考,这是对同学们的思维进行的一种训练。透过现象看本质,肯定每一件事物的价值,肯定每一个人都有创造文化的价值,这就是课程思政的意义所在。

李瑞明觉得,高校作为大学生知识文化教育和道德价值教育的主阵地,就应当承担起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养分,不仅能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更能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习思辨的能力。

https://zj.zjol.com.cn/news/1215482.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06-06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