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嘉大 > 正文

浙江24小时:两会“新人”,共诉新期待

2018-03-06 09:29:40 通讯员:浙江24小时记者  点击: 字号:TT

  阳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新一年的全国两会。

  今年两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新面孔。新当选的代表、委员们,虽然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盛会,他们并不怯场。面对钱江晚报记者的采访,这些新代表、新委员们更多的是向我们展现出他们的饱满热情和履职担当。他们结合各自工作和调研实际,发出了不少两会“新”声。

  我熟悉外来务工人员,想让他们找到更多归属感

  全国人大代表 黄美媚

  扎着马尾辫,穿着一身喜庆的红色,钱报记者见到黄美媚代表时,她正在房间埋头修改文案,桌上还摆放着一堆学习材料。

  1986年出生的黄美媚表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更要好好学习,认真准备,争取不辱使命。除了听会学习外,向老代表取经也是黄美媚尽快融入角色的一条捷径。“像崔巍代表,她经常会给我提一些建议,帮助我成长。”这种老带新的传帮带,让这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员工代表信心倍增。

  “今年两会上,你会关注什么?”当记者问起这个问题时,黄美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2008年从职校毕业后,就一直留在企业一线工作。我每天打交道最多的是外来务工人员,最熟悉的领域也是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话题。这次两会上,我想为他们说说话。”

  这几年,招工难的问题一直都在困扰很多企业发展。来北京之前,黄美媚和同事刚刚招了一批员工入厂。

  “员工流动率大,人才留不住,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企业要想发展,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怎么行?”深耕基层一线多年,她说自己深知外来务工人员的难处、痛处,“工作压力大,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少,再加上子女就学等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让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安心工作。”

  为此,黄美媚希望政府能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生活保障和支持,营造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氛围,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体系,不要让他们在工作地的生活,变成“到此一游”。

  我关注养老问题,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朴素愿望

  全国政协委员 盛颂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当天,嘉兴学院院长盛颂恩才知道自己也在当选名单上,感觉责任重大。

  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2.2亿人;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亿,“我也是家有高龄老人的人,他们的难点和关注点我都有切身体会。”盛颂恩说,他今年的第一份提案就是《关于加快搭建网络大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现有的养老资源和模式不足以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是现实存在的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和传统手段是不够的,而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调动、整合、优化配置社会现有资源和政策,把全社会相关的资源和政府的相关政策集成到同一个大平台上来建立一种新体系,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养老问题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这样的平台是不可能完善的,老人们和子女们也不会放心。所以,我的建议是政府层面要有一个战略性的行动计划,尽快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大平台建设路线图,从顶层设计开始,各职能部门跨部门协作支持来建设一个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服务主体可以市场化,但公共资源和政策需要政府进行统筹配置和协调,还要建立相关标准体系,让平台运营、发展、管理、监督都有法可依。”盛颂恩表示。

  我希望推动中国的职业教育“走出去”

  全国人大代表 郑亚莉

  走进郑亚莉的房间内,写字桌上堆满了各种学习材料,还放着她整理到一半的笔记,“这是我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身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放到了教育和金融方面,“这次,我带来了三个建议,分别是关于高职教育‘走出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下的‘贸易畅通’。”

  郑亚莉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我国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了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郑亚莉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急需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我国职业院校中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也不断吸引海外学子前来求学。

  不过,郑亚莉也发现,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我们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较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和人才需求情况的研究还不充分,而小语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匮乏,职业院校培养能力的不足,成为职业教育融入‘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阻碍之一。”

  对此,郑亚莉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的职业教育要‘走出去’。”

  郑亚莉希望,我国优质职业教育能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各领域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能解决‘走出去’企业的用人难题,也能提升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水平。”

http://thehour.cn/news/118976.html  浙江24小时  2018-03-04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