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赴湘西采访“营养午餐”事件当事人
记者 薛佳红
天是灰的,路是湿的,腊尔山的早晨,弥漫着一团团雾气。若不是“营养午餐”缩水风波,若不是嘉兴学院支教大学生小梁“让孩子们不再挨饿”的呼吁,这一地处湘西凤凰县西北部的小镇,将一如既往地宁静。
为什么曝光缩水的“营养午餐”、为什么坚持建爱心食堂、为什么休学一年到山里支教……接踵而来的考问也同样打破了一个20岁女孩平静的支教生涯。在舆论的焦点之下,她经历着怎样的挣扎、又有着怎样的坚持?
12月2日,记者走进腊尔山。
支教:条件的艰苦,人生的历练
从腊尔山镇到小梁支教的所德小学,有一段崎岖泥泞的山路。镇上开车的师傅说,若天不下雨,坐车约15分钟,步行则需四五十分钟。
眼前的小梁穿着一双裹满泥浆的高帮雨鞋,想象不出小个子的她是如何在大灶台前为孩子们挥起铲子煮大锅菜的。上世纪80年代的大衣橱、涂料斑驳的写字台、围着银白色床帘看不清大小的床铺、罩着花布烧炭取暖的铁架子,外加散放在各处的凳子、脸盆、箱子、手电、蜡烛、书本等杂物,让本不宽敞的房间变得更加拥挤。
“有点乱,我先打扫下。”大大的黑框眼镜挡不住她害羞的表情,生疏、慌乱的动作让人不禁想到,其实家里面的她仍是个生活要人照顾的孩子。没有自来水,没有煤气灶,没有稳定的供电,村里的贫穷与艰苦,小梁是有心理准备的。“没有去过比这里更穷的地方,但比我预想的好很多,起码有时候,这里是有电的。”
“知道会这么艰苦,为什么还会选择到湘西支教?”“我喜欢到处跑,去过西藏、去过甘肃,做过义工,也当过志愿者。爸妈怕天南地北找不着我,想着若支教,至少我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只是他们不知道,支教,其实也是计划之一。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对小梁而言,选择支教,或许更多的是选择经历另一种生活,而贫穷的现实则教会了她更多意料之外的东西,比如说勇气、责任、担当。
改变:现实的磨砺,心灵的成长
“喜欢吃梁老师做的午饭吗?”“喜欢!”
“喜欢吃热乎乎的饭菜,还是吃面包片加牛奶?”“都喜欢!”
连珍是所德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没事总喜欢到小梁的住处玩耍。她说,平时在家里只吃两顿饭,早上八九点和晚上五六点,可是白天上课总是很饿。
鼓励与支持、质疑与责难,在一片争论声中,所德小学的爱心食堂赶在11月的最后一天正式开张,孩子们捧着饭盒的笑容被定格在小梁的微博上。这是她努力的成果,也是她努力的开始。
打开加锁的爱心食堂大门,里面地方不大,但干净整洁。“我没有想到微博上的一句话,会引来这么大的风波,我只是想争取不让孩子们挨饿。”小梁说,面对越来越多的责难和压力依然坚持说出这些话、坚持这些事,也许是性格太倔的缘故,看不惯的就要说,该争取的决不妥协。
属于年轻人的勇气与魄力,让小梁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尊重,而未经世事的稚嫩也让她遭遇了现实的磨砺,但这正是心灵成长必经的一场洗礼。“想事不够全面,说话不够谨慎,这可以算是我在这件事上最大的教训。”诚恳的语气、思索的表情,是一个90后女生走向成熟的印记。
“到腊尔山支教的人很多很多,时间最短的一个只待了3小时,虽然我们不能过多地去要求别人,但做任何事都不该半途而废。”关于支教,如果说当初的选择是缘于个人的喜爱,那么现在的她却背负了更多的期待,从向往到实践,她说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多地认识到了什么是压力,什么是责任。
愿景:信任的分量,坚持的动力
校园里的星期天总是格外安静,天空不时飞过成群的麻雀,吴老师坐在办公室的火炉边默默地吸着烟。他在所德小学教了十多年的书,年复一年地迎来又送走一批批支教志愿者,长的一年半载,短的一两个月,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人来人往。可今年的他,感觉有点不一样。
“小梁老师能为孩子们着想,然后实实在在去筹款建食堂,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感激。”吴老师的一声咳嗽打破了沉寂。他说,这么些年,也只有小梁老师敢这么说,并且真的这么去做了。
对小梁而言,老师与村民的信任,是坚持的动力,也是未完的责任。食堂建起来了,可她原定半年的支教生涯也即将结束,谁来接手爱心食堂、谁来保证午餐的安全、谁来提供孩子们明年的餐费……这些难题盘旋在她的脑袋里。
小梁曾在微博上发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独白”——先从一个学校开始,我们要让湘西所有的留守小学都有食堂。现如今,因为她的呼吁,当地政府加快了在每个村小都建立一个食堂的计划。
“我希望明年这个时候,这里的村小都能有食堂,孩子们都能吃上热饭。我也希望有公益组织介入来做好这件事,而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争取更好的条件。”小梁的语气很坚定。
在她看来,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段开始。(来源:《嘉兴日报》2012年12月5日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