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嘉大 > 正文

大学的自觉与政府的引导

2011-10-11 16:31:08 通讯员:夏跃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 字号:TT

 

    我国已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大国,现在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时代给高校提出的新命题,高等教育如何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明确各高校的分工;二、通过大学的自觉来实现功能的发挥;三、各级政府予以政策引导,让大学安心办学,克服目前的浮躁现象。
大学同质化现象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发挥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具有三大功能:教学——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研——为人类社会贡献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社会服务——为所在区域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解决技术问题和提供决策咨询。但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有所侧重,而人才培养永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我国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大学数量和大学生数急剧增加;二是数量增加后的价值多元化。目前高等教育存在“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现象,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这无疑影响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发挥。现在,有的高校盲目攀比,上了本科,想上硕士点,上了硕士点,还想上博士点;有的高校甚至是国内的著名高校一味求下,如搞成人教育;科研方面与地方高校争项目,到县区搞社会服务,本来地方高校能承担的社会服务项目,被一些著名高校挤占。这样的状态如果长期延续下去,显然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特别是很多高校热衷于科研、而忽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又怎么回答“钱学森之问”?
  所以,现在到了各高校重新进行科学定位的时候了。比如“985”大学在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原创性人才的培养,科研工作应接轨国家重大战略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也应立足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所提出的问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以培养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因为,社会对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如果各高校之间没有合理分工,如何跟社会需求相匹配呢?
  总之,每一所大学的科学定位,是保证中国高等教育功能更好发挥的逻辑前提。
大学的自觉是大学科学定位的前提
  大学的科学定位,首先要依赖于大学的自觉。而不是跟其他大学进行盲目攀比,更不是跟其他大学争利益,也就是在发展路径上努力做到需要与可能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逐步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特色。大学的自觉关键是大学领导者的自觉,大学的领导者应该像蔡元培、竺可桢、朱九思那样成为懂高等教育规律的教育家,要明白“教育事业是一种慢的事业”,需要的是一种潜心办学的精神,应按高等教育规律办学,分阶段提高办学水平,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宗旨,并把学校的战略规划变成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凝聚成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精神,不断地凝练特色,提升办学水平。
  那么,当下的高等教育为什么会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为什么高校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分析其中的原因,这与政府管理大学的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举例说,许多学院都希望更名为“大学”,为什么?因为从“学院”更名为“大学”,学费收费就能提高10%-20%,政府拨款也会相应增加。有一些高校,办了大专希望办本科,有了本科希望上硕士点,有了硕士点争取上博士点,为什么?仍然是利益机制导向,有硕士点的高校,教授比例就可比没有硕士点的高校2%。为什么一些高校只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因为,高校的排名、上硕士点、上博士点就看科研水平,而与人才培养质量似乎没有太大关系,因此教学工作名曰“中心工作”,其实并不真正被重视。让高校潜心办学,切实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工作,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引导大学正确定位是发挥大学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在我国高校大致有三级:一级是部属院校,一级是省属院校,还有一级是地市举办的高校。各级政府如何引导大学办学是发挥大学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各级政府要按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对高校的投入,由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高校的投入也极不平衡,有的省市高教投入按生均计算可达每生18000元/年,有的省市每生3000元/年都达不到,显然,有悖教育公平。当然,国家也应鼓励经济水平较高的省市对高校多投入,为办一流的大学提供经费保证。
  其次,按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大学办学自主权,大学应有教师职称的评审权和聘任权;专业设置的选择权,招生的数量权;要相信高校会按自身的条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如果高校教学质量不高,老百姓就不会选择这所高校,这就是最好的社会评价。要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定位中安心办学。
  再其次,加强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的宏观指导和评价,可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每年将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指标、办学条件、师资状况、专业特色及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弄虚作假、虚报高报指标的予以黄牌警告,直至停止招生,进行整顿,从而建立一个取信于社会的高教系统。
  最后,国家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高校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按其定位安心办学,办出特色。
  总之,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在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只有多样化办学,才可能更好发挥高教功能。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