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嘉大 > 正文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合作层面不断深入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合作层面不断深入

2008-12-29 13:30:19 通讯员:徐文臻 来源:浙江日报 点击: 字号:TT

 

以科技合作项目
  立足嘉兴服务经济

  2006年的一天,中国工程院梅自强院士亲自主持鉴定会,为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薛元教授研究的“长丝短纤复合成纱技术”成果进行鉴定。在此之前,这项成果已被解放军总后勤部列为新军服面料的核心技术,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07制式作训服和军官衬衫面料的生产。这项成果的最大特点是,可将高性能刚性长丝与短纤维复合构成刚性复合纱线,用于生产防辐射、耐切割、抗顶破的高性能防护服;也可将柔性长丝与短纤维复合构成柔性复合纱线,用于生产抗皱、免烫、洗可穿、形状记忆的衬衫、休闲服、T恤衫等功能性服装;还可将弹性长丝与短纤维复合构成弹性复合纱,用于生产具有良好弹性、保型性、悬垂性的舒适性服装。而且这种新型工艺路线与加工方法,也是近几年我国和国际纺纱技术上的重要突破,被视为纺织纱线加工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薛元教授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与嘉兴学院的扶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学校先后为他们投入近50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试验室建设,建成了在浙江省居领先地位的新型成纱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形态、结构检测分析设备。事实上,嘉兴学院自2000年建校以来,努力营造产学研合作的浓厚氛围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2年,学校刚从专科发展到本科,工作重点是适应本科教学,一切工作围绕教学开展,科研工作还处于萌芽阶段,三年中各级各类科研到校经费才167.2万元。第二阶段2003~2005年,学校工作重点已从教学转化为教学科研并重,提出“科研强校”理念,三年中科研到校经费1568.6万元,其中与地方政府、企事业横向科技合作科研项目共321项,新开科技项目数增长了218%,到校科研经费1211.4万元。第三阶段2006~2008年,明确了科研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从而在科研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三年中科研到校4075.5万元,与地方企事业单位机构科技合作项目迅速递增至502项,到校科研经费达到3118.6万元。

  2008年来,学校在重大科技项目上又有新的拓展。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海明教授主持的《面向轻纺集团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集成平台开发与应用》(240万)、冯浩教授主持的《新结构高效(节能)异步电动机的实用化研究》(30万)和薛元教授主持的《一步法双收缩差别化纤维纺丝成形加工技术产业化》(300万)三个课题分获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

  除以科技合作项目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之外,嘉兴学院还利用高校优势,以公共服务为切入点,主动参与地方政府科学决策。研究范围涉及科技、环保、资源、文化、经贸等多个领域。以2008年为例,全校横向科技服务到校经费1680万元,其中嘉兴地区1209万元,占总科技服务到校经费的72%,浙江其他地区201万元,占12%,全国其他地区268.8万元,占16%。由此可见,该校科技服务立足嘉兴、服务嘉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像经济学院虞锡君教授于2007年和2008年连续攻关《太湖流域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合作机制设计》和《基于制度创新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前者受国家自然基金委委托,后者是国家科技部委托,省政府领导对这两个科研项目均作重要批示,这一软科学研究成果已被浙江省及嘉兴市政府部门所采纳,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学研合作全面开展

  近年来,嘉兴学院还积极开展与嘉兴地区各县(市、区)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学校与嘉兴五县(市)两区签订了数十项政府、局和乡镇层面的科技合作协议,同时与中央、省、市在嘉兴的科研机构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全面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学校组织教授博士开展县(市、区)行活动,同时也请县(市、区)政府、企业代表来学校交流,进行科技合作洽谈。通过这些活动,为学校教师了解地方经济发展、企业需求,同时也为地方政府、企业了解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条件,也扩大了学校影响,找准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切入点。目前,嘉兴学院有关二级分院分别与十多家企业共建了研发中心,如机电工程学院2005年7月与秀洲工业区共建了科技服务中心,已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火炬计划1项、省市科技计划9项,还为多家企业申报专利、民营科技企业资格、区级技术研发中心等提供了科技中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学院的“产学研”合作研究,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也实现了研究经费的增加,教师科研经验的积累,教学科研针对性的提高,企业市场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增强等多赢局面。像薛元教授带领课题组在近十年的推广应用中,不但向国内数十家棉纺织企业推广该项技术,同时在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组建完善了从化纤长丝到纺纱、织造、染色和后整理的生产链,提升了棉纺织印染行业生产、开发复合类纺织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在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在经济上受益,更在学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有2人晋升教授职称,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

  嘉兴经济社会未来需要研究的课题主要有:嘉兴目前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发展空间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嘉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等等,对此,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说:“我们应该研究怎么借用嘉兴学院的外脑,形成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怎样为嘉兴学院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支持,形成市校共同培养人才的机制;怎样为嘉兴学院长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课题,因为嘉兴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这些都需要加强市校之间的合作,从而谋求共同发展。”

  中共嘉兴学院党委宣传部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合作层面不断深入

  嘉兴学院服务地方经济走出一条产学研合作的强校之路

  嘉兴学院作为省地共建高校,自2000年升本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全面介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渠道和方式,在培养输送人才、参与政策咨询、联合科技攻关、倡导先进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尝试,逐步形成了以应用性研究和产学研结合为科研发展目标,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为科研发展的主攻方向。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嘉兴学院与地方的合作领域已从经济管理拓展到化工、纺织、信息化、机械电子、建筑等学科;从侧重于单项研究上升到综合研究;从战略研究、形象设计拓展到规划层面;从政府层面深入到企业层面。合作的形式也渐趋多样,从项目合作发展到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顾问;从为企业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发展到人员培训、共建研发中心;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也从单个立项课题到建立科技合作专项资金,互动合作进一步深化。

《浙江日报》2008年12月29日第7版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