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红船精神”,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优良传统之源,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浙江嘉兴学院作为“红船旁的大学”,自觉承袭党的精神根脉,将此宝贵的红色基因引入校园,用“红船精神”引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激励师生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探索出了富有浓厚校本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拓航道,“红船领航”夯实思想政治工作之基
一幢名为“启航”的古色古香的小楼,一个藏满“红色文化”的图书室,一个再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生平事迹的展厅,一批有关“红船精神”的学术成果,一群致力于“红船精神”研究与传播的学人,让充满红色气息的“红船精神研究中心”走进了广大师生的视野,成为嘉兴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是学校拓宽航道,将“红船精神”引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剪影。长期以来,学校以“红船精神”贯通体制机制,拓宽育人载体,夯实了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用“红船精神”贯通体制机制。作为一所“红船”旁的高校,嘉兴学院充分利用身边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将“红船精神”引入校园,并贯通体制机制,凸显“红船精神”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航地位。2008年,学校成立了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南湖分院,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11年,学校成立校级专门科研机构——“红船精神研究中心”,使得“红船精神”在学校得到传承和弘扬;同时,学校注重以“红船精神”培育师资队伍,始终把“弘扬‘红船精神’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教师考核与晋升机制中,引入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还把每周四下午的集中学习变为制度化、常态化,引导教师自觉养成学习“红船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良好习惯,从体制机制方面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用“红船精神”拓宽育人载体。学校积极践行“红船精神”,根据学生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现实,推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融生活化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网络思政工作交流平台;搭建了以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为主导的微博群、微信圈新媒体矩阵,面向全校师生及全社会传播“红船精神”;构建“红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载体,如学校官微的“微讲堂”栏目定期推送《红船驶进中国梦》一书的内容,把“政治叙事”转换成“生活叙事”,形成了可读、可看、可听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教育格局;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将“红船精神”纳入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工作中,采用生活化、艺术化等手段把“红船精神”通过“启航”雕塑、中共“一大”人物事迹群像等寓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之中,让师生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中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红船精神’是嘉兴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宝贵的校本特色。”黄文秀书记介绍说:“我们将‘红船精神’引入校园,就是希望这艘象征着开拓进取的精神之舟赋予教育工作更强大的动能,更好地助力学校履行立德树人的使命。”
把稳舵,“红船凝魂”点亮学子信仰之炬
舆情多变、思潮多元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面对新形势,嘉兴学院牢牢把稳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势而新,充分利用党的诞生地的红色资源优势,挖掘“红船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效,依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点亮师生信仰之炬。
依托第一课堂,以“红船精神”塑心塑魂。学校高度重视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将“红船精神”教育与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相结合,主编了《“红船精神”学习读本》《“红船精神”领航中国梦》等辅助教材;在第一课堂中开设《“红船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选修课;开设以“红船精神”与“中国梦”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课;开设《“红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红船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等专题讲座。
不仅如此,学校还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尝试“红船驶进青春梦”的“走心式”教学,将情景表演、课题调研、微电影等新元素融入第一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课更加有底气、接地气、聚人气。
依托第二课堂,以“红船精神”砺德砺行。学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开展“红船凝魂”主题教育。“大学激动难忘的就是‘红船’旁的宣誓仪式了”,即将毕业的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党员姜婷婷兴奋地回忆:“几百名预备党员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宣誓墙前庄严宣誓,场面非常壮观,让我感觉热血沸腾,神圣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自2004年起,嘉兴学院充分利用党的诞生地优势,将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选在了南湖,在党员中开展以“瞻仰一次南湖红船、聆听一堂红船党课、学习一次新党章、重温一次入党宣誓、参加一次党员奉献日,作出一次先锋承诺”为内容的“六个一”红色主题活动;设计“重走红色之路”项目,确定了“嘉兴(南湖)-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上海”等党史重要节点,每年7月开展“红色价值观寻访”主题活动,每次选择一至两个点作深度寻访,并与所在地大学构建红色联盟,通过参观、调研、寻访、座谈,追忆与缅怀党的历史,形成党史调研报告和寻访感悟心得;实施“红船励志”志愿服务,将南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每年“三五”“五四”“七一”等重大纪念日,都在南湖红船旁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都有多个团队把“践行红船精神”作为实践主题。
扬风帆,“红船励志”催生校园新风
历史的洪流中,中共“一大”在南湖“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革命的航船从这里开始驶向全国,一路劈波斩浪,实现了祖国的安定繁荣。“红船精神”历久弥新,风帆鼓荡,激励鼓舞着走过百年征程的嘉兴学院,秉承立德树人的使命,稳健而疾速地走在时代前列。
“红船精神”砥砺学人,孕育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17年2月26日,由嘉兴学院承办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自信”研讨会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出版座谈会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举行。其中,嘉兴学院承担并完成了系列读本中的《红船精神》,这是“红船精神”催生的又一项研究成果。近几年,学校以红色资源为研究内容,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出版研究专著20余部;2015年承担中央宣传部门理论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红船精神’研究”项目;完成了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料搜集、整理和研究(1917-1927)”,出版了研究成果三卷本《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料长编》。学校与嘉兴市宣传部门共同完成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五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2014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奖一等奖;《“红船先锋营”——嘉兴学院以“红船精神”打造青年先锋育人平台》获得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
“红船精神”高扬旗帜,唤醒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嘉兴学院教师积极传播“红船精神”,开展“红船精神”宣讲,为省教育部门等有关学习培训班和省教育部门机关人员宣讲百余场,听众达万余人次,宣讲效果良好,多次得到浙江省、嘉兴市有关领导肯定。2015年7月4日,浙江省宣传部门领导在《浙江社科要报》上批示:“‘红船精神’十周年的研究宣传效果很好,成果丰硕,依托嘉兴学院进行深化研究,很有必要。”嘉院学子在“红船精神”的感召下,勤于作为、勇于担当,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团组织“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陈彦中、连续三届“浙江骄傲”人物、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梁栩晔、浙江省“美德学子”杨杰、“最美青春——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人物”爷爷大学生邹伟敏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红船精神”感召师生,激发了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仅2016年,学校就组建社会实践项目团队306支,参与人数7942人,学生们通过教育帮扶、社会调查、科技支农等实践活动,既服务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磨练了意志,砥砺了品格。
2016年,1支团队获得全国先进,5支团队和8位个人获省级先进;“益满湘西”志愿服务项目获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校团委荣获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全国先进集体,第二届、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这一股股充满首创、奋斗、奉献精神的动能,汇聚成了磅礴的力量,推动嘉兴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风正帆举,轻舟飞渡,永不停歇地向前,再向前……
中国教育报3月14日第八版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3/14/content_47400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