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文化 > 嘉大人物 > 正文

胡红生:扎根校园传道解惑 关注前沿服务行业

2017-06-13 14:13:50 通讯员:宣传部通讯员 来源:宣传部 点击: 字号:TT

  

  二十二年前,刚进入大学面临选择专业,胡红生凭着最初的喜好和些许了解,选择了机械类专业。十年前,博士毕业的胡红生,感念嘉兴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当地大学的热情邀请,决定留在嘉兴,成为嘉院的一名专业教师。十年寒暑磨一剑,当初怀着赤子心的理工学子如今已经蜕变为一位热爱专业潜心教学的师者。

  立足嘉院 放眼地方

  胡老师认为,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慢慢适应学校、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很重要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胡老师更多的是在实验室中工作,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后来他感到机械、电气专业的工程性较强,比如机械设计中,如果想做有关机械装备制造方面的研究,就必须结合企业实际需要设计机械装备,如此机械设计才会产生实际的意义。很显然,仅仅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是很难做到的。于是,胡老师开始探索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共同基点,探索校企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相比当初,如今嘉院机电工程学院与本地许多企业都有合作,学院与企业共同培养行业所需的高新技术人才。看到这一切,胡老师感到很振奋也很欣慰。
  在胡老师看来,当下是嘉院的快速发展期,学校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教师队伍、学生培养以及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其他一些高校相比,嘉院在学科建设方面还是有差距的,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这些差距,胡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说,我们学校还没有独立的研究生培养点;机电学院很多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同需要加强团队协作;很多研究工作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去攻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参与。
  对嘉兴地区的制造业,胡老师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觉得虽然现在嘉兴在传统特色产业,如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密制造、部分特种装备制造、五金加工、标准件制造产业等方面,已经大大发展,形成了许多企业集群。但嘉兴的产业链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这就需要整机型制造的装备制造企业入驻。胡老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嘉兴是全国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一个规模较大的基地,但由于没有整车厂,在嘉兴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全部要运输到外地去装配。这就是嘉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立足团队 取长补短

  在胡红生老师眼中,高校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样重要。基于这种要求,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胡老师解释说:“工作本身的角色定位要求高校老师要站在技术的理论前沿,但由于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推敲和验证才有可能得到广泛运用,这就需要全体老师形成团队投身到研究行列中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推动科技进步,才能真正尽到身为老师的责任,在满足合作企业现有需求、实现企业效益的同时,帮助企业不断升级转型。”
  对从事理工科类研究的人来说,一个项目、一个工程所牵扯到的方面较多,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有时既存在技术理论的困境,也有实际操纵的困难,还可能要考虑是否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等等问题。因此,只有建立一支相对全面的、完整的团队才能做到尽可能克服这些问题。不仅如此,即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是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与协调的。
  不仅教师的发展需要团队协作,学生的成长也需要团队助力。通过带领学生参加SRT项目、挑战杯竞赛等项目,胡老师发现,对于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来说,优点是突出的,动手能力较强、也能结合实际活用知识解决问题,但需要提升的方面也是明显的,比如表达能力、推广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有待提高。由此胡老师想到,如果能让机电学院和商学院的学生组成团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在这个过程中,商学院的学生也能更加深入行业,在进行产品规划、成本核算的时候,更加切合实际。这种合作是双赢的,长期磨合后,团队成员在毕业离校后更能快速融入社会,发挥专长。

  立足自信 厚积薄发

  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胡老师逐渐发现一个现象:学生在大型企业实践时,虽然大企业生产成熟、规范,但学生却感到难以融入;反之学生到中小企业实践的时候,心态会更放松自然。有了好的心态,学生才能更自如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更快地融入到产品的制造中。胡老师回忆起几年前,有一批价值百万的新型实验设备运抵学校时,正巧自己在带领“新苗计划”的一个学生团队。胡老师有意让学生借此机会熟悉新设备,自主设计研究方案。但在讲解了设备的操纵方式和实验方向后,整整三天,团队成员们竟无一人敢拆下新设备。“他们是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没有信心。”胡老师感慨道。此后,胡老师在培养学生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工程类的比赛前期准备必须很充分,有的项目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必须开始准备,积累与获得一定是成正比的。“同学们在准备期间知识基础更加扎实,自然而然也就对自己产生了信心,积极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起来了。”
  胡老师希望,选择理工类专业的同学,不管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初衷,都要充分利用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也要放眼望世界,及时了解社会上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产业转型、企业创新情况。如今嘉兴的“机器换人”水平位于浙江省前列,智能制造在汽车零部件、农业装备等产业也都有发展的规划。“接下来的趋势是小精尖的企业会迅速发展。”胡老师说,“在学校尽可能打下扎实的基础,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一定能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

  人物简介:

  胡红生,机电工程学院教授,2005年,获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2年,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学习。2006年进入嘉院任教至今。先后主持及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先后获得嘉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嘉兴学院优秀成果奖、嘉兴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嘉兴市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等;先后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嘉兴学院首届勤慎学者、嘉兴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主持立项建设车辆工程新建专业申报,主持完成多项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建设,副主编教材2部,完成1项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主持1项在研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完成4项校级重点教学改革课题,发表各类教改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各类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近10篇、授权专利5项。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