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文化 > 省身讲堂 > 正文

李捷: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李捷: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2014-03-22 09:33:03 通讯员:郭品 来源:宣传部 点击: 字号:TT

李捷: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演讲精选

  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十八大报告,是一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是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是一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光芒的纲领性文献。

  大会主题:发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主题向我们发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

  这一主题包含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国情问题。举什么旗,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第二,走什么路,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是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第四,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就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解放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刚开始时,解放思想主要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我们国家急需从极左的思想,尤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中走出来,走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上来;第二,要从传统观念、旧观念中解放出来,走向改革开放之路。

  当今,解放思想是指从我们已经形成的不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等旧思想、旧观念、旧经验上解放出来。应该说,现今的“解放思想”比三十年前的“解放思想”任务更为艰巨,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更加重要,而且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变革更加深入。

  凝聚力量又是指什么呢?2012年12月31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党的十八大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着重于三点: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第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突出破解了什么问题?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居什么样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样的关系?在这三个问题中,最重要的还是第一个问题。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什么样的发展就是指发展的目标、模式,怎样发展就是政策、具体方法、战略步骤。

  我是研究历史的,总喜欢把现在的事情拉到历史轴线上,像照镜子一样,退后几步才能照到事件全貌。退后几步看一看,会有新的、完全不同的、深切的感受。回望新世纪这12年,我们国家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我把它称作“两个积累”,一个是积累了巨大的成就,一个是积累了复杂的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五年就出现一个大的变化,十年就实现一个跨越,可以说我们的成就是巨大的,是举世瞩目的,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但我们又经常要讲居安思危、戒骄戒躁,这次十八大报告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党清楚地认识到在积累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新的问题,发展起来之后的新问题和尚未发展、欠发展的旧问题同时存在,而且新的问题、新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我把它称作是诸多复杂问题的积累,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要加强自信,巨大成就是主流,我们不能因为存在诸多复杂问题就丧失信心,但同时也要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怎样化解这些复杂问题?需要振奋精神,需要来一次新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法宝。当年在改革开放之初,之所以能够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百废待兴的情况下,通过拨乱反正、端正思想路线,走向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最终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放思想。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就不可能回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就不可能摆脱当年错误的、“左”的指导思想,通过拨乱反正使国家全面回到正常轨道;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就不可能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以当年解放思想起了极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恰恰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由新一轮的伟大思想解放催生而出的。它不是凭空得来的,它基于伟大的实践,又是由新一轮伟大思想解放造就的。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渗透着历史唯物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特别是求真务实,否则我们不可能提出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发展中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发展主体是人民,发展依靠的力量是人民,发展的成果还要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的目标。

  就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来说,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中不可协调、不可持续的太多了。拿不平衡、不协调来说,一个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业化进程和信息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匹配,更不用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部署加快改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在推进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道理就在这里。说到不可持续,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资源的瓶颈问题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这两个既是新的问题,其实也是老问题,是新旧问题的交织,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我们加快发展之后带来的新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我们不能永远这样下去,所以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战略性抉择,这一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抉择,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而且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满怀深情地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当时一听就像触电一样,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对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推动着我们党不断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在改革开放时期才能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又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好的传统,在科学发展观鲜明的精神实质中得到了很好的弘扬。我相信这种精神将来还会继续弘扬。这恰恰是十八大报告中闪光的思想,应该很好地把它作进一步的理论和历史的解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传家宝,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既要坚持全面论,更要体现重点论。这集中地体现在“四个更加自觉”上: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作了新的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党的命运,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怎么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认为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是党的基本路线,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层次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层次是两个重要落脚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通过两个落脚点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制度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二层次是基本制度,包括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第三层次是具体制度,包括各项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三个层次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千万不能把三个层次孤立开来。三个层次的聚焦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没有实践,什么都是空谈;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没有实践就没有制度的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个总任务很好地回答了民族使命和阶级使命是怎样紧密结合起来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四个特色”中,我认为实践特色是根本,时代特色是向导,民族特色是立足点,理论特色是集中体现。因为只有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才有可能进一步向前发展。历史是向前推动的,民族特色也是,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发展是根本。当前,大家都在谈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莫言获奖恰恰说明了属于民族的才是属于世界的,我认为最大的世界性、现代性正是民族性。理论特色是集中体现,任何一种特色没有理论概括,就不能集中体现。

  我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还有很多重要的观点是很值得关注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十年的经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我认为这八个基本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重要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规律。其中特别强调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将其放在八个基本要求的首位,这恰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实事求是和群众观点的高度统一与结合,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观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八个基本点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会加深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认识。以上八个必须坚持,共同构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形成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习近平同志对于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一共有五条: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辨证统一的。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五条经验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五条经验强调了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论断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重申了两个一百年与坚定三个自信,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一字之差,集中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奋斗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战斗口号,就是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决定性胜利”这五个字非同小可,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将在十八大以后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决定性胜利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在建党100周年和建国100周年时,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崭新的形象,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会随着新形象的展示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威力。同时随着伟大目标的接近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优越性也会更加显现,也能够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心。所以,十八大的召开,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发展史上,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的历史征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我想大家听了十八大报告之后之所以感到倍受鼓舞,原因就在这里。

  十八大报告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比如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上,报告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指标,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科学发展观总要求在国民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上的贯彻落实和创新发展。首先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过去一直提出的经济指标。这是基础,但还不够。科学发展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发展改革的成果要让人民共享,所以报告中又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认为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飞跃式的认识,不要小看这个指标的真实含义,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指标体系上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落到实处,要落实到两个“翻一番”,关键就在于今后要加深认识,要把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个论断本身就意味着既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也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共同富裕,这恰恰是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十八大报告还提出了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八大报告还指出了关于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新论断

  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经济方面的论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当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判断。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我们面临的机遇有: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六大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分配不合理问题受到各方面关注。 

  第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国际金融危机形势对国内发展的影响的判断。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演讲时间:2013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学院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