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文化 > 嘉大人物 > 正文

嘉大人物|汪娟:从读书笔记出发,做学生文学之路的“提灯人”

2024-05-23 11:06:20 通讯员:通讯员 来源:文法学院 点击: 字号:TT

  “文学是一条漫长的路,汪老师是提灯的人。”

  这句话,出自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学生之口。在他们心目中,文法学院汪娟教授不仅为他们传授专业知识,还用文学引领他们的成长。

  因此,在嘉兴大学第一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中,汪娟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广大学子的支持。

  汪娟是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开启文学“大门”的?学生们为什么称她为“提灯人”?记者找到汪娟,了解了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

一本读书笔记的约定

  临近毕业季,嘉兴大学的大四学生们纷纷开启了“断舍离”模式。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谭淼也不例外,对每一件物品的去留都几经考虑。

  然而,当他看到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时,却毫不犹豫地决定:必须带走!

  原来,这本读书笔记记录了他从大一入学时起,按照专业课老师汪娟的推荐书单读过的全部作品。细看近8万字密密麻麻的经典段落和随感,你会发现,他的笔迹时而认真,时而飞扬,似乎诉说着他在阅读中的心路历程,也见证着他对现当代文学日益丰沛的感知力。

  “每一个上过汪娟老师‘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学生,都会有这么一本读书笔记。”谭淼告诉记者,这些读书笔记会被老师认真批阅、评析,也会在同学之间互相借阅,“读完就记、想到就写,是我们和汪老师的约定。”

  2014年12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汪娟博士,来到嘉兴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现当代文学相关的专业课程。执教过程中,她发现很多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

  “像《雷雨》《红与黑》《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作品,我大可以从内容到鉴赏直接讲解,但谈文学不能照本宣科。”汪娟表示:“学生如果不自己读、不自己思考,就无法真正理解文学,也失去了上大学的意义。”

  于是,从2016年起,汪娟与每一届新生定下了关于读书笔记的约定,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他们文学之路的基石,也成为了嘉兴大学文法学院学生的独特记忆。

以文学作品点亮生活

  讲起课来循循善诱,以文学作品引导生活,是汪娟令学生受益匪浅的一大缘由。

  “上汪老师的第一堂课时,我们笔记本都摊开了,打算听听老师怎么讲,结果她一开口就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经典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一学生们笑着回忆,当时班里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回答时不假思索,有的很严谨,但无一例外都沉浸在了讨论氛围中。

  随后,汪娟对学生们的答案一一作出了回应,并认真地说:“文学是有温度的,读经典能更好地认识人、认识历史,帮我们打开更宽广的世界。”

  于是,她用《呐喊》引导学生保持清醒,借诗人穆旦之口呈现理性的抒情,用《平凡的世界》告诉学生“阅读对人生的力量”;解析作品时,她找来多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对照,力求让学生看到更多、思考更多。课下,她也随时欢迎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对话氛围往往不像师生,更像两个文学爱好者的平等交流。

  2022年的毕业季,汪娟收到了学生王召宇赠送的一幅手绘画像,画面上,她和几位同学站一起,像是一家人。原来,汪娟不仅指导他们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且在学生们考研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分析真题、不断鼓劲打气,等成绩出来后又第一时间帮未录取的学生四处联系可调剂的学校。

  学生戴亦佳说,有了汪老师,遇到再大的挑战,他们都能从读过的作品中汲取力量,“随时可以被点亮。”

以己初心,与学生共同创作

  “有些事总得有些人做。”“这信仰的味道,是甜的……”每年9月前后,嘉兴大学原创红色话剧《初心》都会面向大一新生演出,已成为新生始业教育的“必修课”。这部话剧的主创团队,就包括了汪娟及她的学生。

  201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红船旁的嘉兴大学(时名“嘉兴学院”)决定师生排演一部原创红色话剧,以中共一大“卫士”王会悟同志的经历为主线,重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挖掘红船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汪娟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的好机会。于是她主动请缨,带领8名学生揽下了剧本创作的光荣任务。

  “过程很辛苦,但充满激情。”从团队组建的第一天起,每个星期从周五晚到周日晚,所有的休息日里,大家都会聚在一起阅读史料、研读创作。为了保障作品贴合历史,汪娟要求每个学生通读自己所负责部分的资料,“平均每人要读10本书”。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创作能力突飞猛进。

  终于,2017年6月,嘉兴大学文法学院拿出了原创话剧《初心》的初稿。随后,团队又经历了剧本修改、人员扩充、剧目排练,《初心》在2017年12月惊艳亮相。如今,该剧目前已走遍全国60余个城市,展演140余场次,线上线下受众累计超4亿人次。

  “带学生深入文学的世界,以文学给他们启示,也正是我的初心。”汪娟表示。据了解,自2015年至今,汪娟老师已用专业学识、从业信仰,至少引导了30多位同学继续深耕文学领域,迈上了人生的新台阶。

  说起自己执教的感受,汪娟用十个字给出了答案:我有一讲台,足以慰平生。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