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文化 > 嘉大人物 > 正文

嘉大人物|洪新球:带领学生,让皮革变得“可水洗”!

2024-05-16 09:44:19 通讯员:通讯员 来源: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点击: 字号:TT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每当听到这句话,嘉兴大学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生们都深以为然。

  这是因为,在他们的专业课上,洪新球老师总能把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概念、公式,变成真正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宝贝”。

  为什么洪老师的课如此受学生喜爱?

  “也许,是我比较理解学生的特点,”洪新球表示:“大学生不像初高中学生一样,会对老师讲的内容全盘接受,而是要考虑‘学这门课的意义’,有意义就会认真学。所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比约束课堂纪律更有效。”

  带着这样的思考,洪新球依照课本上对应的知识点、考点,梳理了嘉兴本地相关产业信息,用真实案例当课堂素材,让所学的内容有了触手可及的参照。在课堂上,他也经常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共同探讨。

  去年10月,洪新球带领学生团队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凭借“可水洗抗静电皮革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为嘉兴大学捧回了首个特等奖。

  这项“发明”,就是从课堂上开始的。

  “那是2019年10月,我在一堂有关皮革化工材料的专业课上,想到了一个现象。”洪新球回忆到,十几年前,他还在海宁皮革研究院工作时,皮衣、皮鞋等非常流行,走在路上几乎人手一件。后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皮革虽然依旧符合审美,却因为不易护理、水洗易变形等原因,变得相对小众起来。

  能不能有一种方法,让皮革像布料一样好打理?

  洪新球将这个问题带到了课堂,“我是尝试性提出来的,因为问题确实存在,且没解决。但没想到,很快就有同学表达了兴趣。”

  当时在读大二的余林潘同学,就是洪新球的第一名学生团队成员。“那时候,洪老师带着我从‘水洗’这个角度入手,一起研究市面上的皮革化工材料,一点一点摸索、开发更适合的材料和工艺。”每一次做实验,都是余林潘最快乐的学习阶段。

  后来,同学们看到了余林潘的进步,也逐渐加入到了洪新球的研究团队中。慢慢的,进入团队的学生从最初的1名,增加到了近10名,每到空闲时间,洪新球就会带领大家一起探讨项目。在此期间,洪老师也会依托学校的合作企业,带领学生深入一线,与工人们亲历皮革产品的生产环节,与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探讨技术难点。

  5年以来,团队成员不断焕新,研学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先后实现了皮革产品可水洗、皮革材料内外一体化抗静电,在技术层面解决了消费者使用皮革制品“保养难”的问题。如今,这套技术已被海宁的一家皮革企业采用,生产出的新型皮革进入了国内各家皮革制品加工厂,抗静电皮革手套达到了可操作触摸屏的使用效果,甚至远销俄罗斯等国。

  轻化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屈锋云,是去年“挑战杯”参赛团队的负责人。提到完成项目的感受,他不由得感慨道:“太爽了!当时是因为洪老师讲课接地气,我才有勇气加入项目团队,没想到团队研究的方向刚好贴合我们专业的核心知识,所以我提早学到了纵深的内容。”

  这一份喜悦,是学生们获得感的体现,也是他们对洪新球最由衷的认同。

  据了解,洪新球自入职嘉兴大学以来,先后指导学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多次带领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赛事并获得荣誉奖励4项。对此,他谦虚地表示:“学生们收获成绩,是因为他们爱学习。希望在我的陪伴下,日后能有更多同学可以沉浸到学习中,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